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揭示脂质代谢调控水稻孕穗期耐低温的作用机制

小刘

水稻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对低温敏感。探讨水稻孕穗期耐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进而通过分子设计,打破连锁累赘,促进耐冷、高产、优质性状快速聚合,高效培育耐低温水稻品种,这是从根本上防范障碍型冷害的途径。而受限于表型精准鉴定的制约,水稻孕穗期耐低温机制研究进展较慢,制约了优良品种培育。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揭示脂质代谢调控水稻孕穗期耐低温的作用机制
(图侵删)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团队在Plant Physiology上发表了题为The acyl carrier protein OsMTACP2 is essential for rice cold tolerance at the booting stage的研究论文。该成果揭示了水稻酰基载体蛋白OsMTACP2通过参与脂质代谢促进低温下花药和花粉粒的发育,进而参与水稻孕穗期低温响应的作用机制。

该研究利用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合作建立的水稻孕穗期耐冷评估体系,对鉴定获得的耐冷水稻品种龙稻5进行诱变筛选,克隆到一个水稻孕穗期耐低温的关键基因OsMTACP2。CRISPR/Cas9敲除和功能互补实验证明该基因参与水稻耐低温胁迫反应。OsMTACP2编码一个高度保守的、线粒体定位的酰基载体蛋白,主要在水稻花药绒毡层和花粉粒中表达。细胞学分析表明,OsMTACP2促进低温下水稻花药角质层形成和花粉壁的发育。转录组结合脂质组数据分析表明,OsMTACP2通过调控脂质代谢,尤其是蜡质合成,维持低温下花药和花粉粒的正常发育。自然变异分析发现,OsMTACP2启动子在粳稻和籼稻中有两个主要的单倍型,可能贡献了籼稻、粳稻耐冷性的分化。该研究揭示了脂质代谢在水稻响应低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为低温冷害的防范及耐冷品种培育提供了理论指导。

研究工作得到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OsMTACP2发挥功能的模式图

【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康力电梯:公司提供的电梯产品及安装、维保服务不在征收之列

泰安市市场监管局公布2022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

视频|东方影都·电影大讲堂首期开讲!邀顶级大咖打造国内光影圣

😳东契奇谈被包夹:我喜欢那么打 节省我的能量

提供多元选项,推进两地融合!香港中学文凭试吸引更多内地学生

坚持拿行李旅客抱怨俄航冷酷,其身后仅3人幸存

全国赛事新乡开赛!26位大“咖”南太行山巅同台竞技

五一假期小客车免费通行收费公路

美团:发行25亿美元优先票据 用于离岸债务再融资

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公布,山东获六项殊荣

A股三大指数均涨超1%

末节10分难救主!张宁11中6拿到18分2板2助 犯满离场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揭示脂质代谢调控水稻孕穗期耐低温的作用机制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诗词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